讓人好好懂:資訊視覺設計工作坊(上)
講師:叉叉 劉又瑄
- 第一堂 / 生活中的資訊圖表 - 觀察與應用
- 第二堂 / 視覺化的溝通技巧 - 偷窺心理學
書單:人人都能上手的資訊圖表設計術 ; 系統思考:克服盲點、面對複雜性、見樹又見林的整體思考
練習簡化,思考相對客觀
思考資料的特性 > 找類似的參考圖
片段的資料
主動學習
|
理解 | 理解 + 記住
接觸時間短 <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> 接觸時間長
吸引 | 吸引
|
被動學習
※溝通策略的規劃
資訊層次;建立系統;互動體驗
練習:改造圖表
設定:明確的目標;溝通的對象、溝通的情境、溝通的目的
認知影響行為,行為影響結果
三個圖像思考的技巧:
1. 簡單的力量 - 簡化:將照片裡的物品簡化用線條表現
Step1:刪減 > Step2:刪減 > Step3:刪減練習簡化,思考相對客觀
2. 繪圖 - 繪製看不到的東西:臭味、快樂、正在痛的一隻腳
用圖案來表現抽線的詞,例如:陣痛、刺痛、熱痛...等
表現物件情境 - 音響:先在腦海裡有圖像,表現音樂性:搖滾、古典...等
表現物件情境 - 音響:先在腦海裡有圖像,表現音樂性:搖滾、古典...等
3. 圖像傳輸力
2人一組,A去看這片回來說給B聽畫,在輪B。實驗口述傳達的準確度,完成度皆有90%
資訊
問題(?) > 數據(D) > 資訊(I) > 知識(K) > 智慧(W)思考資料的特性 > 找類似的參考圖
片段的資料
故事
研究 > 吸引 + 理解 + 記住 > 行動主動學習
|
理解 | 理解 + 記住
接觸時間短 <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> 接觸時間長
吸引 | 吸引
|
被動學習
※溝通策略的規劃
設計
溝通成效,先有想法五大基本原則:
1. 清楚的視覺動線
練習改造,物件相似相近的控制在3個物件
2. 有邏輯的顏色運用
動筆前先設定好2-3個重點色資訊層次;建立系統;互動體驗
3. 資訊層次的規劃
字體字級大小粗細,版面配置,顏色面積,視覺動線;弱化其他區塊4. 創造記憶點
如果只能記得一件事?那是哪個?5. 有共鳴的互動性
練習:改造圖表
設定:明確的目標;溝通的對象、溝通的情境、溝通的目的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